南京大学数学实验教学综合实验室源于1981年建立的以计算数学专业为主的计算机室。实验中心于2004年建立数学建模实训基地,2005年建立科学与工程计算实验室。2015年成功申报为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“数学技术与能力综合
训练中心”。2018年整合成立了“大数据建模与高性能计算实验室”。
经过多年的持续投入与建设,中心在鼓楼和仙林校区拥有多个设施完善的教学实验机房,总面积约950平方米。实验室的各类先进仪器设备和一流硬件,可供全校师生进行大规模科学与工程计算。中心拥有一支 配备合理、可持续发展的师资团队。专职教师中,高级职称人员占比达94.29%,中心武海军教授于201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。
中心按照“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”的人才培养理念和“三三制”改革要求,以“激发兴趣、夯实基础、引导创新、全面发展”为指导,构建了一套以“三个层次、六个模块”为推进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基本专业能力、综合应用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。中心承担全校的所有数学基础课和部分计算机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。现已开设各类实验课程20门,实验项目多达160个,年实验人时数约12万小时。
十七年来,中心一直承担着我校“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”和“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”的培训任务,培训学生数量达5000余人。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。我校学生在全国和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、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。
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,中心开展了问题驱动下的“数学应用能力培训课程”实验教学。总共设计和开设了创新训练型实验课程21个,已成为实验中心的特色训练项目。由于不受专业、年级的限制,四年来已开课八期,累计选修人数共达1070人,一直吸引着全校多个专业的学生前来参加课程训练,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。
中心重视科研,加强教学与科研的互动。带领学生,依托示范中心高性能计算实验室开展深度科研工作。2015年至今,共指导本科生各类创新项目12项,创业团队1个。在高性能计算、优化、统计等领域的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。其中一流期刊29篇。4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2项横向项目均依托中心的各个实验室来执行。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创新,中心的教学科研成果显著,获得省级教学科研成果奖2项,教育部科研成果奖2项,创业团队在2018年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江苏省二等奖。
2015年以来,中心对校内外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辐射作用。中心导师共指导毕业生505名,就业率连续三年达100%;境内深造的同学中,约90%进入双一流高校继续深造;境外深造的同学中,约75%进入全球前100名高校深造。就业单位分布于教育、金融、建筑、软件和技术服务等各行各业。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,持续受到社会好评。
除建模竞赛之外,中心指导的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、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等多项赛事中屡创佳绩。
自2015年起,中心参与了中国科协组织的中学生英才计划,承接了数学方向活动的具体实施,充分利用中心的良好师资,组织安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,经培养多名学员在国内及国际中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中获奖。
中心的优质师资、优秀教学资源,也不断惠及全省乃至全国的大学生。每年组织的暑期学校,吸引近百位来自全国各地一流高校一流学科的优秀学生参加。中心与省内高校签署协议,每年选拔优秀学生长期驻学交流。
中心在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方面也不断突破,继与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合作“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质改善与湖泊水生态环境修复关键技术研究”之后,又与鼓楼医院等单位合作,将数学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医学影像的分析和处理中,实现了器官和病灶的精准分割、配准、识别和三维重建。
中心将继续砥砺前行,向着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的目标大步迈进,为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!